完善网络体系建设。一是抓住我省全面推行垃圾分类的良好时机,探索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点的两网融合,同时将资源回收利用站点、分拣中心、集散市场等基础设施纳入城市管理规划,保障城市用地,建设稳定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。二是持续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。进一步强化生产者对企业本身生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责任。大力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参与回收网络建设,探索承包制等新型机制,协调政策支持,鼓励企业立足整合网络及提高产业化规模,建设现代化的回收站点、回收分拣加工中心、交易市场和产业园区等。
加大政府支持力度。一是强化精准管控。进一步明确界定高耗能高排放“两高”项目范围,助力再生资源产业蓬勃发展。积极探索面向再生资源产业的“政府+市场”多元投入机制,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低附加值再生资源的回收与利用中,避免低附加值废弃物无序堆放造成安全隐患及二次污染;引导企业使用更加环保的破碎、拆解、加工技术与装备,提升产业发展能级,避免企业为节约成本而采用粗放落后的加工工艺,增加落后产能。二是做好前瞻布局。立足我省毗邻长三角、珠三角、闽东南的区位优势,紧抓周边省份关联产业产品的更新换代的机遇,推动太阳能光伏组件、电机、动力蓄电池和节能灯等新品种废弃物的回收利用,探索研究高值化利用新技术,提前谋划拆解园的选址、用地等,为产业发展壮大奠定基础。
牢固树立循环理念。进一步加大知识普及和宣传力度,强化城乡居民的资源节约、环境保护意识,营造全民积极参与的社会氛围。鼓励探索积分制、奖励制、兑换制等机制,大力培养城乡居民资源回收与利用的习惯,根植绿色、低碳、循环理念。